
1949年10月,中国人民解放军赣粤湘边纵队在历史性的时刻顺利进入沙头角。当时驻守在此的国民党军队以及沙头角乡政府感到极大的恐慌,纷纷选择投降或逃离。正因如此,沙头角得以顺利实现和平解放如何配资炒股,揭开了新的篇章。
中英街,原名鸬鹚径,是一条狭长的街道,长不过500米,宽度仅有7米。街道中央矗立着一座界碑,将广东宝安与香港新界分隔开,形成了一条独特的历史性地理界线。这里的每一寸土地,都见证了历史的变迁。
沙头角解放后,乡民们纷纷在自家店铺的门口悬挂起鲜艳的五星红旗,庆祝这激动人心的时刻。同时,村里还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,表达他们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。
展开剩余69%此时,一位曾在国民党撤离中国内地时采访过的美国记者,杰克·伯恩斯,来到了沙头角。他用相机记录下了中英街上家家户户悬挂五星红旗的场景,见证了这个历史性时刻。这些照片,成为了那个时代珍贵的历史资料,充满了兴奋与变革的气息。
如今,“爱历史”团队对这些珍贵的历史照片进行了高清上色和修复,使得这段历史更加生动、鲜活。
在中英街中央的3号界碑处,伯恩斯拍下了一个特别的瞬间:解放军赣粤湘边纵队的战士与港英警察,隔着界碑站岗执勤。这张照片非常珍贵,记录了两方军警的对峙情形。虽然港英警察身形魁梧,装备整齐,而解放军战士则身形较矮,装备较为简朴,但他们的气势丝毫未受影响。照片中的解放军战士双手叉腰,背着驳壳枪,脚穿普通球鞋,体现了他们无畏的精神。
尽管两方被界碑隔开,站岗执勤时表现出极高的规范性和严谨的军事纪律。甚至,双方还互相寒暄并握手致意,展现了不同军队之间的尊重和友好。然而,界碑的存在始终未被越过,象征着各方对历史边界的尊重。
值得注意的是,照片中执勤的并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士兵,而是来自赣粤湘边纵队的战士。这一细节显示出当时中央政府对军事部署的明确方针,强调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政策方向。港英政府也因此意识到,只要解放军不越过中英街的界碑,便不会进一步越过罗湖桥,也就不会趁机收回香港。
这些历史瞬间不仅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变迁,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和平解放的重要意义。
发布于:天津市创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